中国黑客的隐秘江湖:攻守对立,顶尖高手月入千万美元(3)

  社工库的地下暗战

社工库,传说互联网中的地下宝藏。盗取用户数据的黑客们组成了利益联盟,将各种渠道获取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姓名、身份证、银行卡、密码只是最基本的信息,这个底下地下数据库甚至能精细到征信、体检、病史、性格爱好等。这些数据可以素描勾勒出被盗用户的完整肖像。

互联网用户数据泄露从未消停,京东用户密码泄露,12306火车购票网站用户数据满天飞等,这些被曝光的数据只是地下社工库中的冰山一角。

只要搜索“社工库”,就能找到一些可查询泄露数据的网站。《创业家》的记者将自己常用的邮箱和用户名输入,发现密码早已泄露。同时又将几个朋友的邮箱输入,也均能查到外泄密码。

互联网上的用户信息已被扫荡成什么样子,业内有句话叫“十墓九空”,可见已然千疮百孔。

近几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兴起,P2P金融遍地开花,以每天新增一两家的速度急速发展。在K眼中,这些公司都是肥肉:有钱,创业型公司,对安全没有重视。他进入这些网站,比进后花园还容易。

横扫一片,无往不利。K进入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后台,将有价值信息盗取出来,专业术语叫“脱库”。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到价值信息,K有一项超出常人的天赋。他的实战经验太多丰富,对于与他交过手的安全人员太多,什么的套路和战术,他全了然于胸。他能猜出他们下一步行动,甚至能猜出管理员密码。

他曾经入侵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几个G的后台数据中,一分钟内准确找到了备份系统的机密文件夹。

“我猜到了管理员可能设立的文件夹名字。”就是如此可怕的直觉。

K转手将用户数据卖给勒索机构,让他们拿着数据去威胁互联网金融公司。“一旦公布数据,公司会名誉扫地,甚至面临破产。,因此一般的公司都愿意掏钱,息事宁人。”

数据盗取的另一种合作方式是定制化服务。一些企业想购买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的核心数据和用户资料,就会让黑客去盗取数据。

“了解黑产后,你会觉得,商业战场没有公平可言。如果你想买到对手的核心数据,只要找到靠谱的人,2万元就能搞定。”K说。

数据的沉淀,则形成了社工库。像K这样手头有大量数据的黑客,就会与一些类似的黑客们合作,将手头的数据汇总,积累越多,价值越大。

如果说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那么社工库就是地下非法大数据。现在整理社工库的黑客团伙,都在沉淀数据。其详尽已达到可怕的程度,可利用这些数据完整模拟出一个人。目前社工库数据的主要用途是高级金融诈骗。

未来的潜能?大数据有多大的潜能,社工库就有多大。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世界像赵伟一样的卫道士人并不少。他们试图搭建起核心信息数据的安全城堡,守住网络的最后阵地。

青藤云安全的CEO张福,80后黑客。他在大学时代就表现出惊人的黑客天赋,毕业后进入盛大、昆仑万维等企业掌舵技术和业务安全部门。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打通网络业务研发和安全体系两个领域的黑客。

2014年,张福放弃百万年薪和即将兑现的千万股票,与传奇黑客风宁一起组建了青藤云安全公司。他们正在开发一款SaaS模式的云端安全产品。这款产品的魅力之处就在于,会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自适应构建安全体系。

某种意义上说,青藤云安全的产品也在试图扭转攻防之间的悬殊。传统互联网公司受到攻击,即便最终解决,这个经验也不会外传输给下一家别的公司,“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其封闭性是导致防守方成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但如果100家企业用青藤云安全产品,只要其中一家企业挡住攻击,其他家也会免受同样威胁,“攻击者批量攻击,我们是批量防御。”

安全产品升级,加固城墙、提高壁垒是一种对战方案。而蔡晶晶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途径,他派来了更多的援军军队。

2014年11月,工信部电子科技情报所提出,目前我国中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上百万。截止截至2014年,我国中国2500多所高校中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只有103所,其实博士点、硕士点不到40个,每年培养的大学的“信息安全专业”培养的人才不到一万1万人。

早在2012年,蔡晶晶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离开“启明星辰”自己创业,试图将“启明星辰”积累的人才培养经验推广到更多企业,。他的公司推出了“e春秋”系统,专门用于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今年6月份,他又推出了“i春秋”系统,用于培养民间安全人才。“i春秋”不仅找来业内大牛录制教学视频,还提供在线实战和比赛的竞技平台。

如果时间倒流回到19岁,蔡晶晶再次面对那位专家,他会说:“我们说得都对。,安全产品需要更人性化的设计,安全人才也同等重要。”

  “我到底是谁?”

K最近专注的“生意”,是攻陷国外消费网站,获取用户信用卡数据。国外信用卡消费不需密码。他倒手将黑卡卖给盗刷团伙,月入千万。

他没日没夜地加班。以前每天只“工作”4小时的生活规律完全打破。

他有非干不可的理由。K说,他交往多年的女朋友最近查出身患绝症。治疗费用是一个天文数字,他要为她攒够救命钱。

在互联网上,K恣意妄为。在现实中,他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只能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说他残忍也好,说他幼稚也罢,他就是要用洗劫世界的方式,达到他的目的实现自己的目的。上帝给了他一把钥匙,他却把它变成吸金棒。K没有信仰,他唯一信仰的,就是金钱。当金钱也不是万能的时候,他就不知道该信仰什么了。

K有时也会困惑,不是来自道德的审判,而是对于自我价值的拷问。“我到底是谁?无疑我是自私的,我穷尽一生,无非是为了非法窃取别人的所得。我可能就是一个病毒,一个bug。”

K说,等女朋友病好了,挣到这辈子花不完的钱,“就退隐江湖,在国外买栋海边别墅,带着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你会良心不安吗?”提这样的问题,K会嘲笑你。,可他并没有安宁。K一直用黑莓手机,据说黑莓拥有世界上最安全的系统,任何人都无法盗取其中信息。K的黑莓从来不联网,只用来打电话发短信。他把自己与网络完全隔离,躲在黑暗角落,谨小慎微地活。他是惶恐的,因为他没有找到“我到底是谁”的答案。

至于赵伟,他很明白自己是谁,他也深谙自己的使命,可是同样逃避不了现实的磕碰与研磨。

最大的困扰也是钱。创业初期,资金紧张,赵伟啃了一个月的馒头。他发现,自己一个月最低消费是3000元,其中2000元租房,1000元生活费,他就每个月只给自己开3000元工资。公司每年都要经历几次即将倒闭的窘境,赵伟不得不问不向朋友借钱。后来朋友借怕了,他就去借高利贷。借来的一百万100万现金在办公桌上垒成一座小山。转眼间小山就空了,变成员工的工资。

公司成立至今,开发的安全产品少说也有几十种,可被市场接受活下来的产品也就几种。“我们设计的安全产品都太过超前,很多企业根本无法理解。”赵伟说,他能做的,就是反复说服。

“做安全的人真的很苦,我们就是一个保安的角色。”张福说,目前阻碍中国网络安全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安全意识不高,“创业型企业第一步就是活下来,安全的需求并不是最主要的。”

张福经过市场调研发现,一个公司建立安全系统,每年至少要投入100万。一两个安全人员,一些必要的安全产品,这还仅是最低配置。创业型企业基本属于“裸奔”状态,企业的管理者通常不愿意支付安全花销,而是抱着侥幸心理。但一旦被攻陷,其影响却是致命的,甚至面临破产。

“没有过切肤之痛,很难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但真正意识到的时候,已为时已晚。”张福说。

赵伟的团队通过扫描曾经发现很多企业的安全漏洞,他们打电话去提醒企业时,对方的态度大都表现得无所谓,脾气暴躁点的,就开始谩骂。

市场在一点点吞噬赵伟的理想,但蔡晶晶倒比较乐观。斯诺登事件之后,中国领导人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对互联网安全的重视,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蔡晶晶认为,这就是网络安全春天到来的号角。

2015年春天,北京高碑店一个没有路名、没有门牌的四合院内,葡萄藤缠绕着小桥流水。远离喧嚣,辟得一处清凉。

一个叫“神话”项目在这里启动,曾经的顶级黑客王英健,试图用真人秀的方式快速培养信息安全人才。学员们每天都在进行封闭式训练,白帽黑客的大牛们,来到这里将毕生所学技艺倾囊相授。除了技术,还有坚守良心和正义的执着。培养黑客的过程,就像在创造“神话”。

曾经的黑客教父、绿色兵团的创始人龚蔚告诉《创业家》的记者,属于第一批代黑客的世界已经改变,而新生的一代黑客,正在慢慢成长起来。

(责任编辑:安博涛)

分享到:

更多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微笑/wx
  • 撇嘴/pz
  • 抓狂/zk
  • 流汗/lh
  • 大兵/db
  • 奋斗/fd
  • 疑问/yw
  • 晕/y
  • 偷笑/wx
  • 可爱/ka
  • 傲慢/am
  • 惊恐/jk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资料下载专区
图文资讯

2016年软件即服务发展的五大主题

2016年软件即服务发展的五大主题

对于2016年软件即服务(SaaS)我并没有什么伟大的预言,也没有深邃的远见或是史诗般的猜...[详细]

从生产安全体系视角看数据安全

从生产安全体系视角看数据安全

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安全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的新场景、新技术、新名称都越...[详细]

RSA 2019大会最值得关注的10个网络安全趋势

RSA 2019大会最值得关注的10个网络安全趋势

RSA2019大会本周开幕,来自八家知名网络安全厂商的高官们谈到了他们期待在今年大会上...[详细]

Gartner:政府部门2019年将重点投资「数据

Gartner:政府部门2019年将重点投资「数据分析与网络安全」的技术

数字化转型时一场长期竞赛,2018年数字化转移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缺少用于支持数字化转型...[详细]

区块链正在应用于正在兴起的网络安全运动

区块链正在应用于正在兴起的网络安全运动

尽管有关加密货币和交易所的黑客和欺骗的新闻铺天盖地,但事实仍然是,真正的区块链在...[详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