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谷歌服务一直无缘进入中国市场,手机Rom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非常奇特的格局:各家诸侯都基于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开发自家Rom,并且在Rom的基础上衍生出自家云服务、应用商店、浏览器等产品,以此进行手机生态圈的建设。这种格局之下,诞生了MIUI和Flyme为代表的国产精品Rom,MIUI和Flyme为代表的国产手机Rom在功能补足的阶段作出了诸多努力。
在Zealer最近两期节目中,Zealer创始人王自如一再谈到,MIUI不能再被神话,如今国产手机Rom已经走过了功能创新的阶段。2015年的国产手机Rom已经越来越回归到用户体验的基础上。
的确如此,在2015年的今天,国产Rom竞争环境中,功能性补足的做法越少越少,各家逐渐朝底层优化、产品调性、系统安全、生态建设这四大方向上深度发力。可以说,国产手机Rom的竞争已经迎来了新拐点。
功能补足阶段:MIUI、Flyme双王称雄
在以往的竞争格局中,小米开发的MIUI和魅族开发的Flyme都是传统竞争环境中的佼佼者。魅族的Flyme从M8时代就定下设计风格,设计方向上历经了M9以及MX历代机型,发展至今已有5年时间。逐步发展起来的。小米的MIUI一开始则是从给热门机型做适配开始的,最后自成风格的一个,发展至今已有7代更迭。
诞生在谷歌Android一片蛮荒的时代,MIUI还是Flyme纷纷做加法,对Android功能性和易用性不断进行补足,如今两者都已经相当成熟,各自拥有了一大批粉丝和拥趸。
无论是MIUI还是Flyme,二者都是基于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而生,随着系统历代升级更迭,系统UI方面已经看不到原生Android的影子,系统方面除了加入了更多符合中国人本身的操作习惯,还将小米、魅族对“用户体验”不同理解融入进去。
可以说,在国产Rom的竞争格局中,MIUI、Flyme是两位王者,是国产Rom中教科书般的存在,引领了此后各家Rom的创新发展的路线。
加法时代结束:功能创新已然放缓
MIUI、Flyme每周更新的做法很快被各家迅速学去,各家的迅速更新让国产手机Rom在谷歌Android的蛮荒年代很快带来了功能性全面提升,也解决了一系列的用户痛点。但这种提升是有边际效应的,功能的堆叠让国产Rom迅速走向同质化。
这其实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一方面,各家向MIUI、Flyme致敬,这使得在其他国产Rom中都可以看到MIUI、Flyme的影子。比如说MIUI仿iOS圆角矩形、下拉式通知栏等设计深刻影响了乐蛙、华为Emotion UI等产品。而Flyme扁平化、小清新的设计则成为了乐视超级手机LeEUI、360OS等国产Rom的祖师爷。
而另一方面,用一加创始人刘作虎的话来说,则是国内OS市场存在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想尽办法把Android改得更像“iOS”,或者做很多的皮肤,把做ROM简单的看成是一个改UI的过程,这是非常陈旧的想法。如果只是单纯的改UI、改皮肤,这是门槛很低的工作。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