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传播有害信息内容及商业盗版违法行为
针对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大肆传播淫秽色情有害信息及商业盗版违法行为,国家开展了各种专项行动进行严厉打击。2004年7月至10月,由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相关部委开展了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2005年9月开始,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打击利用即时通讯方式开展互联网视频聊天等从事淫秽色情活动专项行动。与此同时,国家加强了对网络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也对那些“盗版者”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从2005年9月至12月底,由全国整规办、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七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其目的就是要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有效保护互联网传播权的长效机制。
同时,相关的法律手段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网络内容版权立法已经驶入快车道。2005年4月,国家版权局局长石宗源和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联合签发了《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该办法将著作权法中权利人享有信息网络权保护在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中进一步具体化,于同年5月30日起实施。该办法将著作权法中权利人享有信息网络权保护在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中进一步具体化。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计划已于2006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该办法将重点解决网络侵权事件发生时,网络服务提供商(ISP)是否应承担相应责任,如何进行行政处罚,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免责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
3. 加快技术手段建设从源头规范P2P应用
P2P技术应用的确会使版权保护等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但仅仅因为一个技术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就对它“一杀了之”,这并非明智之举,效果也未必理想。解决P2P带来的管理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完善技术手段。要想使P2P技术及应用在互联网新一轮发展高潮中扮演重要角色,就要规范P2P技术的应用。P2P技术不断成熟,因此必须加大力量对之进行技术跟踪研究,做好必要的监管准备。
针对比较突出的版权保护问题,数字版权管理(DRM)是一种可行的手段。DRM可以对数字产品在分发、传输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使得数字产品只能被授权使用的人按照授权的方式在授权使用的期限内使用。它采用的主要手段包括,对数字内容进行加密和利用附加使用规则对数字内容进行保护,使用规则可以断定用户是否符合播放数字内容的条件,一般也可以防止内容被复制或者限制内容的播放次数。随着P2P技术应用的深入,相关的版权保护技术也应该会不断发展。
4. 加快内容建设促进互联网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互联网上的大量侵权,并非P2P技术之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内容的匮乏。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不断丰富健康向上的网络内容,互联网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四、结语
P2P应用为互联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虽然P2P应用还存在管理、安全、运营模式、知识产权和政策法规等问题,但是它对未来网络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如何更好地规范治理P2P将是今后不可避免的问题。总体而言,要遵循“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原则,切实采取法律、行政、行业及技术等多方面的手段,加强监管,促进发展,保障P2P技术与应用健康、规范、有序地发展。
对电信运营企业而言,应通过积极的应对,将P2P视为宽带接入必须支持的业务,适应技术发展积极探索P2P的新的运营模式和赢利模式,并积极与相关主体形成新型的产业链关系,通过利用新技术向用户提供质量更好、价格更低廉的服务,建立新的产业链和运营体制,变挑战为机遇。
(责任编辑:adminadmi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