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两次泄密事件都源于相关网络平台的技术漏洞,可以归为“安全事件”,那么道德和操守问题则会酝酿出更严重的“云威胁”。据受访的黑客界人士透露,一些小网站出售自己的注册用户信息的情况并不鲜见,不法者利用这些信息可以确保入侵成功率的大幅提升。
而在2010年12月底被曝光的“360窃取用户隐私”事件中,网民的账号密码、浏览记录,甚至企业的财务数据,均被360的“云”偷偷上传,更被谷歌的搜索蜘蛛抓取,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遗憾的是,这一事件依然未引起警戒。
安全威胁从PC移向云端
“云威胁”来袭,一个新的网络安全时代正在降临。一位业界人士告诉记者,“云威胁”事件的层出不穷可能让“黑客”的门槛进一步降低,这可能加剧网络安全态势的恶化。
在此次泄密事件中,任何一个稍微懂得电脑操作的网友均可下载到密码包,在5分钟内完成一次“黑客入侵”。而在“360窃取用户隐私”事件中,网友甚至不需要下载,直接从谷歌快照中即可获取他人用户名和密码信息。而在“公共WiFi泄密”事件中,这一特征同样表现得很明显。而推动人们做一回“黑客”的可能是好奇,也可能是贪婪,或者别有用心。
一位业界人士的点评一语中的,当网络安全与道德缺失、人性阴暗面裹挟时,才是真正难以防范的危机。记者姜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