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WAN服务的平均速率并无参考意义。处理器延迟或路由协议,到缓存拥挤和数据包重发的每项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传输速率。即便是能够支付得起OC-192线路的公司也要明白传输10TB的数据至少需要2个小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两地间传输数据的最快方式仍旧是使用信鸽。(参考Google的"信鸽IP通讯")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可能是降低WAN线路上所要传输数据的有效方式,不过这并不能使得数据在极度拥挤的信息通讯线路上传输得更快。
数据保护指南3:镜像很难测试
无论你通过WAN传输数据还是LAN来做镜像,这些数据保护方式另一项困难在于难以进行特别有效的测试。测试是灾难恢复规划中的一项长期开销,因此管理员应当寻求途径降低每年测试工作的负载,将整个数据保护场景的特定测试贯彻在整年中实施。
假如你想要验证在一个镜像配置中故障切换是否可行,你需要"中断"镜像过程,然后检查主站点和备份站点的数据存储内容。在LAN内部,这通常是一项痛苦的过程,要求(1)生产应用程序中断或暂时重定向;(2)所有的缓存数据写入连续性的卷中(磁盘内容进行复制);(3)数据全部复制到远端的磁盘上;(4)并且镜像流程自行停止;(5)开始比较流程,对比主站点和恢复站点卷上内容的差异。(6)并且始终同时,(6A)应用端的新数据(假如没有停止的话)需要被缓存起来,并且(6B)当镜像连接重新建立时,(7)数据存储再次同步。
上述这些流程中的困难点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测试很少进行。而一项没有经过测试的镜像很容易发生严重的恢复问题,甚至会影响相关人员的职务。
数据保护指南4:没钱?那就别当太空007
从实用性角度出发,镜像和WAN的复制都过于昂贵。磁盘阵列供应商似乎也是想通过将可行的镜像关系现在在同一厂商仅有的几个阵列型号中,从而将用户锁定。在异构存储基础基础架构中,这使得很多事情都变得非常复杂,从寻址到连线的配对,到镜像和管理基础架构和不断变化数据存储位置。
这同样也增加了数据保护的成本。举例来讲,在已经购买的通用虚拟磁带设备上内置专用的重复删除和复制软件所需的采购价格为每32TB 410,000美元,而每1TB SATA磁盘驱动器的价格约为4,000美元。为了复制该应用,还需要对同一设备进行二次拷贝。此外还要加上WAN线路的成本,以及用以长期固定恢复设备的目标系统宿主,再用最新的日元汇率换算下。就像Everett Dirksen说的"不久将来,你就发现这是真正需要花的钱了。"
这也阐释了另一个实际理由,为什么镜像和基于WAN的复制无法作为所有数据保护的方式:高成本。为了实现高效地数据保护,成本应当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且用以衡量提供保护的方式和数据本身的重要性。资深的管理会涉及到财务管理,这时就需要关注这一部分并清楚地加以衡量,否则经费申请可能被拒。
数据保护指南5:考虑"深入地防御"
我们要认识到这一事实,当前的数据保护纲要需要深度的防御措施。数据能够防护由于应用或用户错误以及恶意软件或病毒攻击所造成的中断的丢失。此外,根据同心圆原理,防御措施要能够防止设备故障(参考Google"弗吉尼亚州联邦存储阵列2011年故障事故")并且防止断电或破坏事故。
这三层的数据防护可以通过三种截然不同的技术实现,这些技术都必须可被管理并且可以在一整年中进行有效地测试。该目标的实现只有通过将数据保护服务从硬件上移除并且进入到公共存储虚拟化层。
将存储基础架构虚拟化可以使得你创建数据复制和镜像层,而无需担心被硬件厂商锁定,降低成本并提升可管理性。一个优秀的存储虚拟化引擎同样可以根据需要和数据及业务流程的重要性有选择地将数据保护服务分配到不同的应用数据上。
最后的想法:无论你选择何种"存储Hypervisor",你需要确保你可以将磁带集成到你的整体方案中。记住索尼之前的建议"只有两种磁盘:出故障的和可以没有出故障的。"集成并管理多种保护技术是提升数据保护有效性的关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