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8日至29日,笔者以陈复生基金理事的身份在北京参加了由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和陈复生基金共同举办的“网络空间安全: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代表各抒己见,积极发言,纷纷表达了对网络空间安全的关切以及如何更好地维护网络安全的意见与建议。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马晓天28日在研讨会开幕式上指出,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应共同制定网络空间规则。
陈复生基金主席陈复生同时表示,网络空间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并且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战略问题,基于此原因,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以促进世界的稳定与发展。
在研讨会上,笔者感悟到,网络时代的到来已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毕竟,网络不是一个国家的网络,是世界的网络;网络安全也不是一个地区的网络安全,是全球的网络安全。信息和网络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应对。
毋庸置疑,在光环与危机共存的互联网世界中,网络安全战已悄然打响。只不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任何一场战役,网络安全战中“敌人”充分隐蔽,范围相当广阔,速度非常之快,危害极为严重。如果将网络看作是将人们虚拟联结起来的细密网格,黑客够“黑”,仿佛网格下一只只无形的手,稍不留神便把你拉入预设的陷阱。
而在这场形势严峻的战役中,单打独斗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只有将“地球村”中的成员们联合起来,运用国际合作的力量,才能充分掌握主动权,在数招之内轻松制敌。
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黑客攻击是无国界的。网络安全事件的跨境化特点日益突出,中国已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之中,与其他国家一道共同保障网络空间安全。
早在2010年,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协调境外网络安全组织和域名机构,处理多起针对境内的恶意扫描、网络钓鱼等网络安全事件中,就已经得到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应急组织和“国际反网络钓鱼联盟”等组织的配合。
其实,注意到网络安全需加强国际合作的并非只有中国,世界头号大国美国也深刻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011年5月17日,美国白宫曾发布以接触与合作为基调的互联网国际战略,并列出日后它将在网络世界着力推进的七大政策重点。这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全文共25页,前言由总统奥巴马撰写,其后的正文分4个部分,分别是“制定网络空间政策”、“网络空间的未来”、“政策重点”及“继续前进”。
该份文件主要强调国际合作,强调网络的无国界性,强调与各国政府、私营机构及民间团体等国际合作来处理网络空间的问题。美国白宫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是一个比较全面的综合性战略,不仅涉及到网络安全,也涉及到网络自由、网络创新、还有网络执法,打击网络犯罪等多个领域。美国过去在网络的国际合作上主要是集中于打击网络犯罪,最新的战略报告改变了美国过去的一贯立场,主张在外交、军事、经济信息知识产权这些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国际合作。
事实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维护网络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加强国际合作也日渐为各国所认可。
2011年6月,“第二届全球网络安全峰会”在英国伦敦开幕。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与会,围绕各国面临的互联网安全问题和如何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信息安全等问题进行研讨。
2011年9月12日,中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联名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要求将由上述国家共同起草的“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作为第66届联大正式文件散发,并呼吁各国在联合国框架内就此展开进一步讨论,以尽早就规范各国在信息和网络空间行为的国际准则和规则达成共识。
据悉,此次“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是目前国际上就信息和网络安全国际规则提出的首份较全面、系统的文件。其内容盖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各方面,包括各国不应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信息通信技术实施敌对行为、侵略行径和制造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强调各国有责任和权利保护本国信息和网络空间及关键信息和网络基础设施免受威胁、干扰和攻击破坏;建立多边、透明和民主的互联网国际管理机制;充分尊重在遵守各国法律前提下信息和网络空间的权利和自由;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信息和网络技术;合作打击网络犯罪等。
总之,网络是一个全球的网络,它的供应商来自全球各地,各国也都在面对解决网络安全的种种问题。仅靠一个国家没有办法解决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世界各国需要群策群力来共同应对挑战,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