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移动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从工作到生活,移动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关键基础设施,人民的生活、娱乐、消费更是与移动信息系统息息相关。2011年智能手机总出货量达到4.877亿部,已超越PC的4.146亿台销量,同比增长2/3。
F-Secure最新报告指出,2012年第一季度,含有恶意程序的手机应用数量从去年一季度的139个大幅增至3069个。其中安卓系统平台上37款恶意软件中,有34款是以窃取金钱为目的。而在用户手机中推送恶意广告的应用已超过5万家。

据统计,有超过40%的安卓手机用户目前最苦恼于频繁收到各种匿名通知栏广告的骚扰。经过统计分类,可以恶意软件存在的安全隐患表现形式总结为:垃圾短信、不明骚扰电话、恶意扣费、隐私信息被窃取、远程控制、手机操作系统效率下降、系统破坏、恶意传播。
与此同时,手机云端的安全问题也十分突出,云端信息系统的重大漏洞和缺陷不断出现,手机软件中所植入的木马病毒,可以在用户手机连接wifi时,对整个网络发起攻击。目前的移动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影响的是手机网络信息系统本身,而且直接影响社会安全,还威胁直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据赛诺(SINC Marker Pesearch Ltd)2011年《中国手机安全市场现状与趋势》统计,84.6%的用户表示经常或偶尔收到手机安全威胁。
所以当我们在积极推进产业市场化发展进程的同时,也应该清楚看到行业处于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前期,行业技术和应用标准还未统一,商业模式与产业链协同合作尚需完善,用户的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日益凸显的不良信息传播、个人隐私泄露、手机病毒、扣费吸费及增值电信业务规范运营等 迎来市场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正是我国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手机信息安全产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可控的手机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
与会嘉宾围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信息安全防护”议题,对手机信息安全产业创新发展、手机信息安全行业管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防护等范畴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和发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