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秦公司研究副总裁邹仕洪博士昨日在分享网秦在移动安全上所做的工作时表示,当前的移动安全未来主要来自手机病毒、恶意软件、垃圾短信、隐私泄露和手机丢失等,网秦通过云安全等技术创新,来帮助个人、家庭和企业用户应对这些安全威胁。
谁偷走了我们的安全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移动智能终端的重要性日益重要,随之而来的也有一系列安全问题。邹仕洪援引赛诺在去年做的一个调查报告指出, 84.6%的用户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移动安全威胁,最多的是来自于骚扰和垃圾短信,其次是会变慢,手机会被恶意扣费等等。
邹仕洪总结说,在这样一个安全感缺乏的时代,危险首先来自于手机病毒、恶意软件、间谍软件、钓鱼欺诈网址等等,另外是垃圾短信、骚扰电话、隐私泄露,最后还有一些遗忘,比如丢了手机,或者手机被盗,或者是误操作导致一些信息找不回来了。
仔细看这几大类安全威胁,首当其冲的是手机病毒和恶意软件。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至今累计接获手机病毒已达7222个,累计查杀到手机恶意软件50612款。右边这张图是手机恶意软件的危害类型,前三名分别是隐私窃取、远程控制、恶意扣费,大家可以感觉到政府相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下,恶意扣费的软件呈下降的趋势,今年第一位已经变成了隐私窃取,他通过隐私窃取在你手机上拿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然后在线下、线上做一些欺诈、诱骗违法行为。
第二类安全威胁就是垃圾短信,我们的产品上有个用户举报的功能,用户可以主动举报他收到的垃圾短信,去年一季度我们收到的举报超过41万条。第三大类安全威胁就是我们的隐私泄露,手机已经成为一个隐私中心,它的存储量已经很大了,大家很多信息都在手机上,包括通信录、短信、照片、视频,甚至到文档、帐号,所以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的隐私中心,但是恰恰这个隐私中心不是那么安全,它存在很多泄露的渠道。首先的泄露渠道来自恶意软件,刚才也说了,很多恶意软件装上之后是不直接窃取的,首先是拿到你的数据然后再进行一些不法行为。
另外就是隐私泄露,现在在移动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免费软件,用户乐此不疲使用这些软件,但这些软件的作者要获取商议利益,首先他们就是要通过广告获得利益,他们为了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会获取你各种各样的隐私。这是我们对Google官方市场的10万个样本进行集中研究,我们对51种往高插件了研究,这涵盖了超过50的APP,而现在打这些广告插件的比例越来越高。这里面47%的APP广告插件会跟踪你的信息,里面超过0.22%的APP广告插件具备远程动态下载代码执行的能力,这就很恐怖,他可能今天是干净的,是白的,上架了,过半个月从服务器下载恶意代码执行,这时它变成黑的了,这就更加考验我们及时发现恶意代码的能力。
我们研究发现,存在这种权限泄露的内置应用非常多,我们检测的主流智能手机上都存在这种权限泄露,其实这个市场存在很大的不安全感。大家需要进一步发挥移动互联正向作用的愿景的话,我们首先还是要保证安全,只有安全成为前提大家才能畅行无阻使用这些应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