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霍楠是《连线》杂志的撰稿人也是一名iCloud(苹果公司的云服务)用户。本月初,他度过了糟糕的一天。
当天下午4时50分,有人获得了他的iCloud账号信息,并且重置了密码;4时52分,霍楠的Google账户密码被更改;5时整,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有人通过iCloud远程删除了他iPhone中的所有资料;5时01分,有人删除了他iPad中的所有资料;5时05分,霍楠Macbook Air电脑中的所有资料也被远程删除;悲剧还没有结束,过了几分钟,他的Twitter账号也被盗了。
黑客到底是如何实现这一系列攻击行为的?黑客有可能在霍楠的电脑中植入了“木马”,当霍楠用电脑使用iCloud服务时,其密码就会被自动发送给黑客;也有可能黑客直接通过暴力破解(将密码进行逐个推算直到找出真正的密码为止)程序取得了密码……
最终的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黑客用一种极其简单并且“合法”的方式进入了霍楠的“后花园”——他们先是通过社交网络获得了霍楠的相关资料,包括他的家庭住址和信用卡后4位数字,然后利用苹果的密码重置服务,在回答对了所有问题后,轻松修改了霍楠的密码。
这一事件让霍楠非常气愤而又无奈,“每当妻子问我还能否找回那些照片时,我都很惭愧”。他希望他的遭遇能够给其他用户敲响警钟,并且促使苹果等公司改善用户密码保护方案。
iCloud是苹果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项云服务,拥有iPod、iTouch和iPad等苹果设备的用户,可以通过iCloud共享信息。例如iCloud可以将用户通过苹果设备下载的歌曲存放在其新建的“云计算中心”,无需下载到本地设备,可支持不同的苹果设备随时在线访问。iCloud不仅仅是一个网络硬盘,它将自动同步用户所有苹果设备中的文件、图片、音乐、日程表、邮件和联系人目录等数据,当用户在其中一台设备上修改文件后,iCloud会自动将修改后的文件同步到该用户的其他苹果设备上,并对此前的文件进行备份。
虽然以iCloud为代表的云服务能够为用户带来革命性的使用体验,但是一旦系统被入侵,造成的破坏将更加巨大。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可以随时悄悄地查看你的隐私文档、照片和视频,或者直接高调地删除你的所有文件,这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考虑到这一点,也许许多用户都会对云服务望而却步。
表面看来这是一起简单的云服务安全事件,但究其核心原因却是社交网络带来的隐私泄密。霍楠在社交网络上透露了自己的地址,他的Gmail的备用邮箱与iCloud使用的邮箱是同一个账号……正是这些高度相关联的信息让黑客有了可乘之机。
如今,社交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上面发布自己最新的照片,分享自己正在吃的食物,告诉别人自己正在哪儿逛街……社交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朋友之间可以更加了解对方的近况。然而,这些信息也会被不法分子轻易地获得。
去年,成都青白江区就曾发生过一起因一位母亲在微博上发布儿子的获奖照片,不小心泄漏了儿子的班级信息而招致绑架之祸。“总看到家长自豪地将孩子的照片作为微博头像,微博里面总会提到自己孩子的名字,提到幼儿园或学校的名字,图片经常会暴露自己居住的小区。这样,很容易使不法分子获取到孩子的名字、家庭住址、学校、相貌、家长从事的工作等信息。希望家长能意识到这些是孩子的重要隐私,要掂量后再发帖。”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刑警温秀荣如是说。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安全保护变得至关重要。社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应用在不断地丰富和升级,希望用户的安全意识、厂商的安全防护手段也能随之不断升级。只有这样才能规避风险,让信息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喜剧”而不是“悲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