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记者从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短信息联盟第二届委员换届改选会议上了解到,当前垃圾短信的治理工作仍然任务艰巨,其中,50%的垃圾短信为诈骗信息,以“伪基站”方式发送的垃圾短信增长迅速,占垃圾短信总量的三成以上。
垃圾短信被称为通信业的“顽疾”。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反垃圾短信息联盟主任委员李湘宁在会上表示,工信部前后进行过四次垃圾短信的集中整治,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距离人民群众的期望仍然有差距。
公安部十一局副局长、反垃圾短信息联盟副主任委员邓宏敏在发言时表示,据统计,当前50%的垃圾短信都是诈骗信息,而且近来垃圾短信呈现国际化的趋势。
李湘宁特别指出,近来以“伪基站”方式发送的垃圾短信增长迅速,已经占到整个垃圾短信总量的三成以上,危害较大。李湘宁同时指出,当前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对运营商短信业务的代替性很强,冲击较大,垃圾短信影响通信业务,运营商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垃圾短信的治理工作。
三大电信运营商代表在会上均表示,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治理垃圾短信,愿意与各方合作共同治理垃圾短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张滨主任称,中国移动内部治理垃圾短信的队伍已经扩大到600人,并且日前在洛阳启用了中国移动信息安全运营中心,专业的治理团队将有利于更迅速地处理不良信息。中国电信投入了3000余万元用于垃圾短信的拦截系统建设。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公众客户事业部副总经理傅光明介绍,“从今年4月到9月,该系统拦截垃圾短信累计达6.06亿条。”
据了解,不法分子利用主机设备和笔记本电脑自设“伪基站”,压制运营商信号,可以不通过运营商网络发送垃圾短信,手段隐蔽,违法成本较低,当前正呈蔓延之势。中国联通产品创新部经理陈扬帆表示,“伪基站”可以仿冒任意号码,监管困难,是治理垃圾短信的一大难点。
李湘宁认为,治理垃圾短信应该从完善法律法规,制定行业规范与标准,加强公众监督,落实企业责任,加强技术手段和社会宣传等几个方面着手。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表示,电信研究院正根据工信部要求推进垃圾短信治理的相关政策与法规的调研、技术平台的运营与建设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
邓宏敏认为,垃圾短信违法成本低,治理难度大,治理任务仍很艰巨,是一项长期的综合工作,治理的关键是斩断利益链。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反垃圾短信息联盟秘书长卢卫表示,反垃圾短信息联盟成员将互相合作,共享信息,推进垃圾短信的治理工作。
用户如果收到垃圾短信,除了可以向三大运营商举报外,还可以直接向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如果收到诈骗信息等,也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
据介绍,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短信息联盟是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下属机构,是由基础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技术产品制造商以及致力于推动短信息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代表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民间组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