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接连发生多起大规模网民信息泄露事件:2011年12月IT社区网站CSDN网站超过600万份用户资料遭泄露;2012年3月,当当网用户账户曾遭盗刷;今年10月,“查开房”页面现身网络,输入姓名或身份证号即可得到被查询者在某些酒店登记的信息……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此前发布的《2012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有50余个我国网站用户信息数据库在互联网上公开流传或通过地下黑色产业链进行售卖,其中已证实为真实信息的数据近5000万条。
近日,360安全中心在其微博称发现“搜狗重大安全漏洞”,并表示漏洞是搜狗浏览器将大量用户账户密码及收藏夹同步到了他人电脑所致。当日下午,搜狗公司发布声明,称“确认并不存在此类现象”,并在声明中暗指存在“不正当竞争”。
搜狗和360由此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双方先后召开媒体发布会,并向网民强行推送弹窗。双方各执一词,一起网络安全事件演变得扑朔迷离。
事件发酵过程中,国内多家电视台对搜狗泄密事件进行了报道。11月6日,有媒体记者亲自验证了搜狗浏览器存在漏洞的过程。12日,北京电视台相关报道称,上海一用户使用搜狗浏览器后,发现自己电脑里被同步了数千条他人的账户密码,他使用这些密码,可以轻松进入其他用户的账号。
一起网络安全事件演变得扑朔迷离,而对那些个人信息遭泄露的无辜网民来说,却往往是“泄露了也白泄露”,无人为此受罚或做出补偿,凸显出国内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