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
中国尚无可能建根域名服务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互联网发源于美国,因此美国一直保持着对互联网域名及根服务器的控制。处于最顶端的是13台域名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
截至2006年底,在中国境内(包括台湾)开通了5个根服务器的镜像。并开通了五大顶级节点,一方面只要网站应用的是CN的域名,就算国际线路中断,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也有应急措施保障其解析,另一方面,中国网民访问.com和.net为后缀的网站不必经过美国的服务器,但是解析的结果最终还是要汇总到根域名服务器上。
对于美国是否可以通过网络管制制裁中国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理论上是完全可以的,但只会屏蔽掉一些域名,无法完全阻断互联网。
是否可以在中国增设根域名服务器?业内人士认为,通常网页访问的申请都是由一个数据包完成的,而一个数据包的长度为256B字节,这就决定了一个数据包只能有13个块,这从根本上限制了根域名服务器的数量,也就是说根域名服务器只能有13个。
这位人士表示,中国要拥有根域名服务器办法有两个:一个就是从现在有根域名服务器的国家移植,或者改变网页访问申请由一个数据包完成的现状,但是两种办法都不具可行性,首先别的国家不会将服务器移植给你,其次网络越发达,修改DNS系统的代价越大。
所以,中国基本不可能有自己的根域名服务器,除非互联网的底层支持技术发生彻底革命。
网络领土如何捍卫?
据金山安全专家统计,自2006年以来,包括21日下午发生的DNS故障在内,全国范围内的网络故障事件出现过5次。前四次事件的原因,两次属于物理故障,例如2006年12月底,由于南海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导致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中断。另外两次属于人为原因,例如2010年1月,百度被国外黑客组织攻击,导致用户无法正常登录百度长达8个小时。
所有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服务都可能崩溃
对于不少人来说,由于设备损坏导致网络异常属于意外,但是因人为攻击导致网络异常,这就涉及网络安全了。
信息安全专家、众人科技创始人谈剑峰指出,中国互联网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其实漏洞来自于底层,而我们的操作系统、芯片、核心技术全是国外的产品。”
飞象网总裁项立刚也认为:“根服务器解析出问题,反映这样一个严峻又无奈的现实:互联网时代,世界的咽喉都在外国人手中,若有重大冲突,所有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民航、铁路、金融、政府服务都可能崩溃。”
接连出现的大范围网站瘫痪事件,再度敲响了国内互联网安全的警钟。
对互联网经济日渐发达的中国来说,网络的故障意味着什么?2012年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在线商店亚马逊来说,网页延迟1秒可能导致该公司全年最高损失16亿美元。但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在线销售规模远高于亚马逊,更何况,这还是全国性的网络故障。因此,21日的DNS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只会更高。
互联网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斗争“阵地”
网络安全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从网络安全的角度说,网络攻击可能让你的电力、铁路、民航等完全瘫痪,所以网络是重要的基础设施。
“现在境外很多个人黑客背后是政府和军方支持的。因此,网络空间的战略预警是很重要的能力,以确保遇到入侵能够及时感知,应加强战略预警和积极防御体系建设。”上述相关负责人说。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涉及网络安全的重要工作长时间被搁置,互联网脆弱性日益凸显。例如,我国关键的互联网设备自主化进程远远不够,核心路由器、服务器、大型计算机以及软件绝大部分被美国垄断,网络态势感知和预警研判能力不强,网络安全监管、技术支撑队伍投入不足。
“当务之急是,针对目前根服务器掌控权握在他国手里的无奈,我国应建立起完善的对DNS监控及灾备系统,最好尽快建立自己的根域名服务器,以更好地确保我国网络安全。”360公司网络安全工程师董方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