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识别网络诈骗方面,特别提醒任何网购退款均无需提供银行卡密码和CVN2。任何索要短信验证码的行为都是诈骗。在登录网址时,警惕所谓的“安全中心”“认证中心”,不要轻信“低价”购物网站,并警惕通过邮件、短信、聊天工具发来的所谓“安全中心”“认证中心”“担保平台”等钓鱼网站链接。支付时留意“https”前缀。完成网购订单进入支付页面时,网址前缀会变成“https”,表示数据传输加密;若支付页面网址前缀仍是“http”,请提高警惕。
别过度依赖手机验证
支付宝公司强调,手机支付越来越普及,手机的安全也就更重要。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破获了一起黑客利用盛付通(第三方支付平台)漏洞,恶意“刷库”盗窃用户账户资金20余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被黑客盗取资金的6000余个账户无一例外,全未绑定手机验证。因此,用户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及手机校验码等隐私信息,这些信息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密码,骗子通常会利用被泄露的隐私信息威胁其账户。
为了骗取用户的手机短信“校验码”或“身份证号码”等隐私信息,骗子可能伪装成卖家声称交易“卡单”了;也可能伪装成银行人员为其办理大额信用卡;甚至还会谎称自己是“淘宝或支付宝的客服人员”,以账户有风险或交易异常为理由,要验证用户身份,向用户索取身份证号码和校验码。这个时候用户千万别被吓着了,应第一时间联系支付公司确认。
同时,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向用户索要手机短信校验码都是欺诈行为,千万不要上当!平时也要特别注意在手机上不要点击陌生链接或接收、安装任何不明应用软件。他还建议:应安装一些安全软件,可以检测出做过手脚的盗版软件。
信息安全成全民挑战 数据加密仍是不可或缺
其实,仔细思考的话我们不难想到此类网络攻击作案成本很低,通常只需要一台电脑、一部手机,独自操作就能完成全部作案步骤。难怪近日网络支付的违法案件近几年几乎爆发式增长,消费者资金的奶酪屡屡被吞噬,着实让人们对自己的“手机钱包”担忧不已。网络支付平台的个人信息已成为影响网络购物安全最危险的因素之一,给网购客户群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面对如此棘手的网络支付信息安全问题,除了做好事先了解扣款流程、设置尽量复杂的密码等预防措施外,使用功能强大的加密技术对数据本源进行全方位的防护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而此时此刻,采用国际先进的多模加密技术无疑是用户最明智的选择。
多模加密技术采用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相结合的技术,在确保了数据本源防护质量的同时,其多模的特性正是能让用户自主地选择加密模式从而能更灵活的应对各种防护需求。
网络购物在带给人们丰富商品和便捷服务的同时,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问题。消费者在潇洒解囊“喜刷刷”时,也要主动出击,捍卫自己的支付安全。 而使用灵活且具有针对性的加密软件绝对可以有效保护那些重要、敏感的数据,对个人信息外泄坚决说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