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苹果iOS、安卓、微软Windows Phone 3大系统几乎垄断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对于3大智能手机平台来说,iOS与Windows Phone平台相对封闭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用户收到手机病毒的恶意攻击,而安卓平台的开源特征却给了许多恶意软件可乘之机,比较常见有盗取流量、乱发短信、后台运行恶意程序以及病毒等。
安卓平台的恶意程序正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芬兰计算机及网络安全提供商安全机构F-Secure近日公布的报告称,2013年共有97%的移动恶意软件来自安卓平台,相比2012年79%的占比大幅上升。报告还指出,来自安卓平台恶意软件的种类已从2012年的238种上升到804种。另外,除了塞班平台,F-Secure并未在其他平台侦测到新的威胁。
信息安全不容忽视
今年央视3·15晚会也曝光了大唐高鸿公司擅自为用户预装恶意软件程序的事件,通过与手机厂家“深度合作”,大唐高鸿公司将留有“后门”的软件内置在出厂手机中,通过“后门”远程控制这些应用,在后台偷偷安装其他程序。
据了解,201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正式执行,要求生产企业不得在移动智能终端中预置5类应用软件,其中包含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
袁明对手机隐患作出了进一步分析,他认为,手机不安全的最大真凶是手机厂家,正是因为手机厂家不愿斥资研发自主操作系统,而只是盲目使用国外操作系统,置用户手机安全于不顾,从而对用户乃至对国家信息安全都十分不利。
“移动智能设备深刻而长远地改变了世界,我们处于一个一觉醒来天地不同的变革时代,我们的设备需要安全,而我们需要安全感。”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内大部分手机用户所使用的智能手机都是iOS和安卓系统,这两种系统都是国外企业所开发的,如果发生战争等情况,整个国家的信息安全就很有可能被他国控制,因此,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亟需一个国内自主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很高兴看到同洲电子能够潜心多年研制出自主手机操作系统,960OS和960安全手机的出现将会对国家信息安全的保障发挥巨大作用。”刘兴亮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