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资 讯>安全动态>

CMIC:隐秘的大数据买卖 信息泄露重灾区

互联网兴起后,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老调重弹,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并未阻止信息安全问题高发,大数据的出现加剧了这种现象。大数据应用程序使数据库与网络环境融合的更加紧密,企业和个人敏感信息未受到有效保护。

然而个体用户的信息安全更难保障。一方面,个人信息遭受到与企业信息相同的技术性风险,如被黑客攻击。另一方面,部分拥有用户信息的企业主观上不能替用户保密,当涉及到利益问题时,用户信息易被泄露——即大数据买卖。

尽管有关大数据的法律尚不完善,但目前国际法律认为大数据应该归属于消费者而非企业。当消费者在电商网站购物时,网站可以保存用户数据,但如果网站将数据卖给第三方,便可视作违法行为。

当然,用户数据在不同企业间的流通并非全无好处。企业内部或跨企业间运用用户个人数据改善服务质量,对用户体验和企业发展均有好处。比如刚在淘宝浏览完某种商品,回头打开博客、微博或是其他电商网站,便看到更多关于这种商品的推荐信息,这或许就是跨企业间的信息交换带来的结果,相信大多数消费者对此并不反感。反之,当用户在某网站进行注册登记后,经常接到各种广告推销电话,甚至影响到工作生活,这或许是因为个人信息已经遭到贩卖,令人难以容忍。换言之,大部分消费者可以接受企业出于良好目的的信息交换,但不能接受某些企业为获取利益而将信息随意出售。

目前国内大数据厂商正在蓬勃发展,大数据标准、规则的制定亦不明确,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无法知道有多少不法商家拥有我们的隐私信息,在此背景中,用户信息如何在企业间适宜流通,不仅需要法治方面的探索,还需要企业在社会道德和伦理之间寻找平衡。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更多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微笑/wx
  • 撇嘴/pz
  • 抓狂/zk
  • 流汗/lh
  • 大兵/db
  • 奋斗/fd
  • 疑问/yw
  • 晕/y
  • 偷笑/wx
  • 可爱/ka
  • 傲慢/am
  • 惊恐/jk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资料下载专区
图文资讯

由蜜罐引发的物联网安全小谈

由蜜罐引发的物联网安全小谈

最近几年,物联网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四处圈地,凡联网之物都能被黑的恶名也如影随形...[详细]

女子傻眼:银行卡刚存30万,瞬间只剩400

女子傻眼:银行卡刚存30万,瞬间只剩400

个人信息被泄露,在这个年代,好像已经屡见不鲜。但昨天,记者从海曙检察院听闻了一个...[详细]

黑客针对香港的网络攻击中利用了新型的IE浏

黑客针对香港的网络攻击中利用了新型的IE浏览器0day

微软公司在昨日修复了漏洞(CNNVD-201508-429),但攻击者已经在进行水坑攻击的过程中利...[详细]

骗子植入手机木马的10大招术:看完你将会“

骗子植入手机木马的10大招术:看完你将会“百毒不侵”

一、冒充移动客服10086 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伪装成移动客服10086向不特...[详细]

滴滴打车有漏洞 淘宝买个软件免费打车

滴滴打车有漏洞 淘宝买个软件免费打车

近日,重庆晚报记者接到读者反映,不法商人用黑客软件刷券在淘宝网销售,声称只要几元...[详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