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奉行免费的360最终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有评论称,这表明360坚持免费安全服务的业务模式已得到了华尔街投资者的认同。
尽管许多人认为今后面对个人用户的杀毒软件免费将会成为一种趋势,但互联网人士谢文日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杀毒软件企业希望通过占领桌面来为自己获得商业利益。拦截、误杀、卸载已经成为各类杀毒软件“血拼”的手法。原本他们应该是保护用户电脑的,但他们却成了电脑上的“不安定因素”。
免费杀毒成趋势
3月30日晚10点,互联网安全公司奇虎360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开盘价为27美元,首日收报34美元,较14.50美元的发行价大涨134.45%。据此估算,其市值约为39 .78亿美元,其创始人周鸿祎身家更是达到了7.3亿美元。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360就打出了永久免费的大旗,并于2009年10月推出免费360杀毒软件,进而迅速在国内安全市场攻城略地。
继360之后,一些国内老牌杀毒软件商开始坐不住了,纷纷采取免费策略。2010年11月10日,金山网络宣布旗下产品金山毒霸全面免费。不仅如此,之后的2010年12月1日,金山网络又宣布启动“开源计划”,金山卫士将全面开源,任何第三方的厂商或者个人均可自由下载和使用金山卫士源代码,不限制开源后的代码进行商业性的使用,成为国内安全软件开源第一家。
就在不久前的3月18日,国内老牌杀毒软件商瑞星公司宣布其个人安全软件产品全面、永久免费。免费产品包括:2011年最新的瑞星全功能安全软件、瑞星杀毒软件、瑞星防火墙、瑞星账号保险柜、瑞星加密盘、软件精选、瑞星安全助手等所有个人软件产品。瑞星公司表示,此次将个人产品全面转向免费模式,将放弃每年数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艾瑞咨询研究总监刘雷鸣说:“今后面对个人用户的杀毒软件免费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互联网观察人士洪波表示,从一开始360的免费杀毒就迎合了中国市场的需求,并已改变了整个国内个人用户安全市场。
周鸿祎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360即使上市了,其安全基础服务免费策略永远不会改变。“360开创了全新的免费安全模式,这也给其他网络安全公司指出了另外一种方向和可能,不一定要靠卖软件赚钱,可以从软件公司模式变成互联网模式。”
免费引来不少质疑声
应该说,虽然免费的大潮势不可挡,但也引来不少质疑声,尤其是部分坚持收费策略的安全企业。
在瑞星宣布免费之后,卡巴斯基亚太区总经理张立申就表示,专业杀毒厂商免费不明智,卡巴斯基在中国将坚持一贯作风,不会跟进免费策略。卡巴斯基创始人尤金·卡巴斯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免费不是长期可行的战略。因为杀毒领域的投入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那些出色的程序员是不能廉价能请到的。杀毒不是产品是服务,需要一直升级和开发。
在卡巴斯基坚持收费之时,全球信息安全企业赛门铁克仍然坚持收费原则。赛门铁克公司总裁兼C E O恩瑞克·塞伦表示,免费杀毒软件功能有限,免费是对不懂安全的业外人士的一种不公平做法,杀毒软件不是为了防范已有病毒,而是要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防范。
有消费者也犯嘀咕:是不是免费杀毒软件的质量没有付费的好?免费安全软件会不会存在漏洞?
免费杀毒只是一种推广手段
刘雷鸣表示:“付费和免费只是模式的不同,付费是属于前向收费来保护其收益,免费也不是真正的免费,免费只是其渠道,通过免费带来的收益未必会比收费的少。”
洪波分析说,杀毒免费与付费,源于企业的不同考虑。目前奉行杀毒免费的企业也只是针对个人用户的基础安全服务免费,其业务模式是免费+增值服务,360就是如此,而大部分企业用户仍需付费。其实,免费杀毒服务是一种推广手段,用来吸引人气,在此基础上推出互联网增值类服务。在有了用户流量之后,就可以将安全软件与其他产品捆绑,通过浏览器的导航获取广告,通过搜索引擎获得分成,同时在其他产品方面也可以有盈利了。洪波说:“免费杀毒已成为一个用以获取其他收益的手段。”
艾媒咨询总裁张毅表示,免费杀毒只是敲门砖,就像腾讯Q Q一样,只有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增加用户黏性,吸引用户去消费别的增值服务。
占领桌面成杀毒软件“血拼”手法
其实,在杀毒软件行业,不管是付费还是免费,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此。互联网人士谢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希望通过占领桌面来为自己获得商业利益。拦截、误杀、卸载已经成为各类杀毒软件“血拼”的手法。而将安全软件作为盈利模式的“敲门砖”也并非是条“正路”。
有网民曾经爆料说,国内的一些安全企业为了争夺市场,甚至不惜采取制造流氓软件来拓展业务,还有一些安全企业“自己制造病毒自己杀”,利用恐吓等手段来影响消费者选择软件。此外,目前国内安全厂商热炒的“云查杀”,就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记者就此采访业内人士表示,关于这些事情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也不能认为它不存在。
一位行业人士指出:“一些公司把钱花在炒作而不是研发上,忘记了技术和诚信才是真正的行业立足之本,其发展已经完全偏离了行业发展的主航道。而黑客木马集团也会隔岸观火,乘虚而入。”
按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每款杀毒软件正式上市前,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测试审核。但早在很久前,就有业内人表示,国内杀毒软件检测和认证中有潜规则,建议用户把认证结果看作“仅是一个参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研究信息安全方面的大学教授表示,国内的安全软件行业缺少监管,比较混乱,产品没有经过统一严格的测试流程就走向了市场。希望能够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机制建设,建立权威、专业的测试机构对公开的源代码进行公开的程序测试,作为 反 病 毒 产 品 投 放 市 场 的 第 一 关口,并做好软件使用的后期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易观国际分析师路理彬建议,从整体上说,网络安全市场需要安全企业、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用户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加强监管,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消费者也要增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