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世称”哈军工”),创建于1953年,汇集了陆、海、核、空、天、导弹等诸多兵种。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门1953年哈军工作为国家唯一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一五期间“苏联对华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1959年学校再次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建设的20所大学之一。
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它各系部分专业、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简称“哈船舶”、“哈船院”),1978年入选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8月通过国家计委立项审核,进入国家“首批27所211”[2]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全国56所研究生院高校之一,2007年,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四方共建,是我国“三海一核”领域最大的[1]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现设有船舶工程学院、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水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国家保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合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防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以及外语系、体育部、工程训练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等4个教学系、部、中心。学校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3-4]),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综合信息系统控制与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图书馆共有藏书295余万册。[5]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本科招生专业5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13个。学科专业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11个、国防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十二五”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学科11个。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学校现有教职工3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804人,教授395人,副教授508人。教师中有“两院”院士8人(含双聘6人),博士生导师33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6人[6](2013年黄山教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1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 计划”) 基地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6个。各类在校生27614人,其中本科生14350人,各类研究生8240人,外国留学生856人。学校是首批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并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是海军在东北地区唯一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依托学校。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之一,是国家“111计划”重点建设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自行评审权、博士生导师自行评审权,是中国舰船领域、核工程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对抗技术专业隶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1979年6月,由电工基础、无线电基础和电子线路三个教研室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八系)。2001年12月成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院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二级博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光学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电路与系统5个工学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仪器仪表工程和光学工程3个工程硕士点,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微电子学4个本科专业。
学院下设信号处理技术研究所、通信技术研究所、信息工程技术研究所、电子科学技术研究所、电磁工程与无线技术研究所、电工电子教学中心6个基层学术组织,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省部级重点学科,舰船电磁兼容国防特色学科。
学院有教职工144人,其中专任教师128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正高级职称33人,副高级职称53人。有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8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9%。截止12月底,在册各类学生1810人,其中本科生1089人,硕士研究生596人,博士研究生125人,博士后研究人员22人。本年度共毕业本科生289人,硕士研究生169人,博士19人,工程硕士和高校教师7人,留学研究生1人毕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保持94%以上,连续多年获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
学院建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于2004年通过国家教育部验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于2006年3月申报成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以“集中建设、统一管理、提高效率、全面开放、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实验教学大平台,该平台下设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验教学、科技创新实验教学三个子平台,由电路基础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通信实验室、电子工程实验室、控制模型实验室、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等23个实验室组成。
学院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获国家级名师1人、省级名师2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出版专著、教材100余本。近年来,我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新青年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60余项。学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1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8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近600篇。
学院根据我校向研究型大学过渡的整体战略规划,为本科生的基础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保障。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几年来,有近千学生参加了学科竞赛,100余人获国家一、二等奖, 200余人获省级奖励,历届学科竞赛,获奖率高达50%以上。学科竞赛已凸显“品牌效应”,引导更多的学生走向科技创新之路,形成人人想创新、人人学创新、人人干创新的良好局面。由学院学生组建的科技社团“E唯”协会先后获团中央“百优大学生优秀社团”、中国雅虎网“超级社团”评选全国第三名的荣誉。
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
深海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核动力安全与仿真创新引智基地。
面向工程应用的微结构功能光纤创新引智基地。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
有5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分别是: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导航、制导与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轮机工程;水声工程。[15]
博士后流动站
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分别是: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仪器科学与技术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力学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哈尔滨工程大学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级学科博士点
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分别是:核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力学;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
有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分别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软件工程;设计学。[16]
学科排名
在两轮的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哈尔滨工程大学共有23个学科参与评估。其中,2个学科排在前5位(含,下同),4个学科排在前10位,9个学科排在前20位,15个学科排在前30位,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排在第2位,核科学与技术排在第5位,系统科学排在第7位,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排在第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