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浙江省海宁市供电公司的小许细心地发现,部门所有电脑的USB接口都被封上了醒目的红色封条。再加上原有的“严禁擅自更改软硬件及外围设备”、“严禁使用外来U盘及手机充电”等标签,该部门内网电脑的光驱、USB等接口全部被贴上警示标签。
“这下放心多了。”小许说他所在的部门对外(主要是厂家)联系频繁,是信息安全风险的高危地带。虽然自己很注意,但是对外来人员管理仍旧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现在把接口全部封住还贴了警示标签,效果应该会很好。”
今年,为维护好信息安全海宁公司“疏”“堵”结合,多措并举深入开展了一些列信息安全活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一方面开展信息安全案例学习与分析等活动,“疏导”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指派专人对内网计算机的“USB”接口进行了粘封,未经本人许可严禁他人使用,“堵住”源头。而对于管理制度执行、计算机台账更新、计算机病毒木马查杀、弱口令、警示标签使用等检查,他表示,这些都是例行检查,既能及时发现并堵住缺口,同时也给员工时时敲警钟。另外,针对手机等通信工具的充电需要,该公司还在部分办公室专门设置一个公用手机充电装置,并张贴了“手机充电处”的明显标志。
“内部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普遍较强,外来人员才是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该负责人明确表示,为了做好外来风险的“疏”与“堵”,该局不仅制订了信息安全首问制,要求接待外来人员时,第一被询问人须准确无误告知我局信息安全和防违规外联的要求,填写“海宁市供电公司外来人员信息安全教育记录”。而且把“遵守海宁市供电公司信息安全和防违规外联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写进了与外来单位各项合作条款,如发生信息安全问题将扣除合作方不低于 3% 或 1 万元以上的合作款,给外来人员在合作之处就打好了“预防针”,降低了安全风险。
正是在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下,今年以来海宁公司未发生一起信息安全事故,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