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安全究竟要做什么?要关注哪些方面?如何来落实?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企业的CSO、CIO和CEO们,为此,本文将从信息安全的定义出发,讨论企业信息安全框架及其实施内涵。
随着全球范围内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安全事件不断出现,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已为全世界所接受,很多企业目前都将信息安全工作提到了战略性的高度。
传统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曾经仅是学术界所关心的术语,就像五、六十年前“计算机”被称为“电算机”那样仅被学术界所了解一样。现在,“信息安全”因各种原因已经像公众词汇那样被人所熟知,尽管尚不能与“计算机”这个词汇的知名度相比,但也已经具有广泛的普及性。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对“计算机”的理解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偏差,而对“信息安全”的理解则各式各样。种种偏差主要来自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信息安全,因此出现了“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之类的提法,也出现了“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等描述方式。
关于信息安全的定义,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定义方式:
1)国内学者给出的定义是:“信息安全保密内容分为:实体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和管理安全四个方面。”
2)我国相关立法给出的定义是:“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这里面涉及了物理安全、运行安全与信息安全三个层面。
3)英国BS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给出的定义是:“信息安全是使信息避免一系列威胁,保障商务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商务的损失,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和商务的回报,涉及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4)美国国家安全局信息保障主任给出的定义是:“因为术语‘信息安全’一直仅表示信息的机密性,在国防部我们用‘信息保障’来描述信息安全,也叫‘IA’。它包含5种安全服务,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