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刊文警告,95%的银行ATM机搭载的都是XP系统,停止更新就意味着ATM机即将成为打不上补丁的大筛子!
尽管安全厂商针对此报道进行了解释,称ATM机与外网并无联接,希望公众不要为此担心,但相信不少人会感到震惊,微软的一个“咳嗽”,居然能让全世界“感冒”。其实,微软的“权力”来自对桌面市场的绝对垄断。在一个不均衡的环境中,面对市场强权,用户选择权实际沦为废纸,只能随着垄断巨头或哭或笑。
数据公司NetApplications此前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微软各版本操作系统占据了桌面市场总量的90.83%,苹果Mac OS为7.43%, Linux仅为1.73%。作为微软桌面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XP系统已问世12年,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仍然受到用户的青睐。截至2013年7月,在中国市场XP的市占率依然维持在72.1%的高位,在全球市场,XP依然握持着37%的市场份额。
让人不得不感到沮丧的是,可能引发大规模安全事故的诱因却是微软的商业利益。为推动新系统的销售,微软为每个版本确立了生命周期,到了最后的时间节点,其对旧版软件将停止提供服务支持。在高占有率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服务支持一旦停止,大量行业、个人用户将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尽管很多人觉得XP够用、好用,但在“别无分店”的情况下,那怕微软的决策多么无理,多数人最后只能选择屈服,由此带来的安全风险却得由所在国政府承担。
微软垄断与信息安全的关联度有多高?当年的“黑屏门”就是很生动的例子:2008年10月下旬,微软在中国同时推出两个更新,使用XP专业版盗版系统与部分Office盗版软件的用户每一小时都会分别遭遇电脑“黑屏”与“提醒标记”等警告。在新闻中,常见到美国特工会不知会所在国政府而随便抓人,那一次,微软在中国也导演了一出“窃夺”公权力的惊人勾当。这件事揭露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证明了微软有能力通过系统更新等手段让中国用户的电脑瞬间崩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