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让世人震惊的是“棱镜门”事件。2013年6月14日,作为“棱镜门”事件被点名的“八大金刚”之一——微软首次承认,美国政府确曾向它索要用户数据。据英国媒体《卫报》还报道,微软不仅向政府提交了数据,还允许情报机构绕过加密过程,从Outlook.com邮箱服务、Skype视频通话服务以及网络存储服务SkyDrive等近乎微软的全部主要服务中收集数据。
由于核心技术缺乏,中国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把控能力实际非常弱。比如在通信与通用芯片领域,高通与英特尔地位在很长时间内不太可能被撼动;在中国骨干网上,八成核心路由由思科把控;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苹果与谷歌共分天下……而这些企业,不仅都是中国市场上的垄断者,同时也是“棱镜门”事件中不光彩的主角。可以推演,如果出现极端的情况,这些企业完全有能力“秒杀”建构于这些核心平台上的行业与应用,让他国的很多经济成就短时间回档归零。正因为如此,美国把这些企业当作国家的战略资产。
核心技术等不来,核心技术买不来,中国经济发展要夯实基础,要重视基础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相比其它行业,信息产业对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强,但与此同时,它又是一个开放程度非常高的领域,市场规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垄断者早已建立了大量的知识产权陷阱,短时间大量堆积资源,未必就能产生立杆影的效果。正因为如何,在需要长时间不断完善创新推动体系建设的同时,首先应该强调已有法律的严肃性,要通过反垄断法规范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为中小科技企业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2013年,市场传出中国政府有关机构正在对高通发起了反垄断调查,不管最后结果与结论如何,都起到了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这对创新者来说是“天大”的利好。
回到由ATM安全引发的XP生死讨论,它实际可能成为中国相关机构更加重视信息安全的开始。在反垄断层面,微软曾遭到美司法部以及韩国、日本、欧盟等各方面的指控,在中国,像微软等这样公司是不是也应该被纳入到重点观察对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