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即将推出
出台背景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十多年前就建立完备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体系近年来,针对我国的网络安全事件不断增加,网络安全风险不断加大
制度设计
对于进入政府机构、交通、电力、金融等重要领域的产品建立“黑名单”,不仅对技术也对企业背景进行审查
对于在市面流通的信息技术产品进行“白名单”强制认证,只有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才能入市
记者22日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获悉,我国即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制度规定对进入我国市场的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及其提供者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旨在防止产品提供者利用提供产品的方便,非法控制、干扰、中断用户系统,非法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用户有关信息。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得在中国境内使用。
我国为什么要出台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审查将以何种方式进行?审查将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新华社记者就此走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涵盖国家战略和个体安全
“信息安全现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告诉记者,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建立了完备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体系,对涉及国家重大战略层面的信息技术产品进行评估。近年来,针对我国的网络安全事件不断增加,网络安全风险不断加大,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刻不容缓。
中国信息安全评测中心总工程师王军表示,随着智能手机等信息产品的普及,民众对信息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第三方约束机制的缺乏,许多厂商对产品的安全属性不够重视,有的甚至“店大欺客”,明知产品有安全缺陷,却拒不更改;更有部分厂商在产品中埋“后门”,窃取用户信息和数据,由此带来的用户隐私泄露等问题近年来时有发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