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眼睛、鼻子、嘴巴一道,耳朵也是距离大脑很近的信息器官,共同塑造了人类对颜色、气味、味道和声音等的感知。虽然耳朵可以听到很多声音,但仍有更多的声音是听不见的,有些是客观上听不见,另一些则是主观忽视:
A
耳朵能将振东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输入到大脑,在大脑中,再转化成我们能够理解的词语、音乐或者其他声音。类比到组织当中,组织内外的信息不断通过振动传递到中枢指挥系统,再转化成可供决策的信息,然后辅助于组织决策。从这个意义来讲,振动的捕捉(耳朵)、振动的转化(神经信号)和决策层的理解和反馈(大脑)效果是决定组织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B
虽然耳朵的物理功能是个客观存在,但「收听行为」则是完全主观的事情,收听谁,收听什么,如何收听,何时何地收听,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个主观判断,对这些问题的偏好选择决定着决策的质量。还记得决策是种选择而选择是种放弃吧?所以依赖于个人的听觉系统或者组织的固化收听系统总是面临着大量的信息放弃。
C
一旦收听行为被某种模式主导(例如,领导只听某个下属的信息汇报),那么就会形成很强的路径依赖,这种模式在实现高效和垂直纵深的信息决策模式的同时,选择性忽视了其他信息来源。不是说没有其他的声音,而是说你听不到了,或者你根本就不想听。久而久之,你认为周围沉默了,然后在心里向外归因道:你看,不是我不听,你们也没说啊。
D
主观上的收听闭塞是组织极大的危害之源,当「发声」不能得到正向反馈甚至得到的是负向反馈的时候,沉默就成为最优的选项。然而,沉默不是没有声音,而是一种不发出声音的声音,听不见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组织的选择性倾听与成员的选择性回避共同构成组织沉默的耦合螺旋,时间愈久,潜在危害愈大,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E
更为要命的是,听不到的声音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根本就没有声音。我们没有听见过蚂蚁的声音,就想当然地认为蚂蚁不会发声。其实不然,蚂蚁是会发声的,只是它们发出的声音频率太高,人的耳朵听不到而已。那好,互联网和技术的发展,就像给每只蚂蚁都装上了扩音器,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都可以被全世界的人听到,所以互联网上每时每刻都在「众声喧哗」。声音成为一种力量!
F
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的音量和音调一点儿都不比那些所谓的「大人物」差的时候,每个人都犹如重生一般。人们忽然发现,记者可以的我也可以,摄影师可以的我貌似也行,我可以写新闻,可以拍照片,可以录视频,可以当DJ,也可以像个牧师一样布道。更为重要的是,喜欢我的人一点儿都不比别人少,偶尔还能有中彩票般的巨大奖励。而所有这些,只需要我们懂得一个字,晒!晒的结果是,线上和线下的界限消失了,我们同时活在线上和线下两界,互联网的底层网络终于把全人类链接成了呼吸与共的共同体。
G
个体如此,组织亦如是。链接在一起的结果,深刻改变了我们发声和收听的模式,把所有沉默的声音调频到了可以「收听」的程度。放眼全世界,每一次振动都能被记录和捕捉,互联网就像一只无比巨大的耳朵,收听每个子民的声音并转化成神经信号,再分发给各个大脑,这个世界上不再有睁眼瞎和真耳聋,神经信号甚至不需要经过耳朵的处理就能直灌脑垂。所以,组织进化的方向之一是适应新时代的收听方式,要打开耳廓,更要听到沉默的声音。
A-G
结论:当才华撑不起野心的时候,只能安静装逼……
作者简介
杨学成(1977年10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管理学博士,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评审专家。长期跟踪研究信息化经济和互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和创新创业实践,密切关注传统业态的互联网化转型,是“互联网+”概念的早期倡导者。曾主持/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企业委托课题若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曾为上百家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过决策咨询和培训服务。2011年撰写的有关微博长效发展的文章被教育部采纳为《专家建议》并呈报给中央主要领导参阅。2013年春发起成立“互联网+研究小组”(微信公号:hulianwangjia),倡导实施「互联网+」战略,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著有《蝶变——解密社会化时代的产业变革与重构逻辑》(2015年1月版)和《联网力——传统行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原动力》(2015年7月版)等书。
相关书刊
《蝶变—解密社会化时代的产业变革与重构逻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01.
京东(JD):http://item.jd.com/11624328.html
《联网力—传统行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原动力》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07.
京东(JD):http://item.jd.com/11743457.html
(责任编辑: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