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又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为什么要加快政府信息化的步伐,如何评价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成就、问题,中国未来信息化建设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等,围绕这些问题,本文作一简要分析和探讨。
一、 几个与政府信息化相关的概念
在分析中国政府信息化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对目前流行的一些概念,作一简要阐述。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电子政务实际上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政务工作信息化。在中国,电子政务既包括各级行政机关系统的政务工作信息化,也包括执政党以及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政协等机构的政务工作信息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务信息化在中国特定的管理体制下,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电子政府国外也称电子化政府或电子网络政府,它是一个实在与虚拟(数字化)相结合的跨平台政府。广义电子政府的范畴,应该包括所有国家机构在内;而狭义的电子政府主要包括直接承担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社会事务的各级行政机关。电子政府决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概念,而是将政府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所具有的虚拟性,也就是说,与传统的实体政府相比,电子政府在传统的实体政府之外,又存在着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对社会和公众不断提供各种在线服务的虚拟政府。电子政府的这种虚拟性,决定了电子政府的出现,将预示着政府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政府信息化是人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是相对于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来使用的。从1999年开始,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造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的重点,并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五个领域中,将推动政府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府一直列为第一位。可见,政府信息化是指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到来,运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对传统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造,从而大大提升政府管理的有效性,满足社会以及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期望,促进社会经济展。
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或主导取向,是其所具有的透明度和政府治理与社会、民众的互动;其基本目标是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具体来说,电子政府把曾经只能在真实空间里行使的政府职能,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延伸出去;将原来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处理的行政事务,可以在数字化设备和虚拟空间中轻松,甚至自动地进行。从而使政府、社会与民众的交流、互动都变得十分容易,政府系统的反映、决策、沟通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并从根本上把政府治理从封闭的行政系统中拓展出来。
二、中国为什么要加快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步伐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西方国家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社会组织、企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家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推动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家庭的运用相对滞后,但目前的发展势头很猛,因此,加快电子政府建设的步伐,加强有关电子政务的研究,对我国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政府治理将有重要的意义。
1.加快政府信息化的步伐,有利于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首先,加入世贸组织,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入关后,不仅我国的产品、服务市场、资源配置必将国际化,而且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势必朝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说,一方面我国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要按照国际惯例使本国国内经济政策透明化,并与世贸组织成员国经济政策协调一致;另一方面,即使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其国内经济政策也必须遵守世贸组织成员国共同认可的基本原则和约定。这就意味着,我国传统的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些方式方法很难继续维继,而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