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总体目标。根据我国的国情,大体用3-5年建设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系统的政务信息化枢纽框架。这三网一库是指: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国务院办公厅与各地区、各部门连接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以因特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
第二,指导原则。按照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我国推动政府信息化的指导原则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安全保密”。所谓“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是指要以需求作为动力,以应用推动政府信息化的发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政务信息化的建设中要善于捕捉和发府机关办公业务和领导科学决策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工作,并通过系统应用的成果不断推进系统建设的深入发展。所谓“统一规划,协同建设”,是指政府信息化建设必须在国务院的统一规划指导下,由各地区、各部门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协同建设,共同发展,以便使这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所谓“资源共享,安全保密,”是指在政务信息化的建设中,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系统建设的要求,从政务信息化的全局出发,打破条块分割,主动提供相关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要严格遵照国家的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第三,主要任务。按照国务院制定的5年发展规划,我国政务信息化的任务主要集中在以下7个领域:一是大力推进政府业务的应用建设。具体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应用系统建设、公文、信息无纸化传输系统、多媒体应用系统以及办公决策服务系统。二是加强政府办公业务网和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建设。三是筹建办公业务资源网及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网站。四是建立和完善共享信息资源库。五是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工作。六是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七是抓好与系统建设和应用相关的法规工作。
第四,保障措施。为了有效推动政务信息化,国务院还就有关的保障措施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这些规定主要包括: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加强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建设经费的落实等。在充分肯定我国电子政务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从主观方面看,一是政府公务员的观念有待提高。因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必然对行政权力的行使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透明度要高、更加规范等,这势必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作用,这一点容易引起少数公务员的抵触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说,更新观念,主动接受电子政务这一新的管理手段,对公务员的权力观、利益观是一个严格的考验。二是传统政府运作机制的障碍。我们知道,目前我国政府管理运作体制及机制,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审批过多、过滥,办事没有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低、暗箱操作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推动政府信息化的重要障碍。三是多数公务人员的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还不高,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
从客观方面来说,一是政府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电子政务结构的复杂性,因为未来的电子政务,要实现的是一线式的办理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在线服务,这就需要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进行交互式办公和处理大量为公众服务的事项;而每一个部门的管理业务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业务差别很大,要使这些不同业务部门的政府机构之间实现互通互联,一线式服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实施中,只有高度重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才能稳步推进,取得良好的效果。二是我国社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低,包括电子商务发展也较缓慢,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电子政务的发展。三是信息安全成为当前政府信息化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美国9.11事件后,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们只有下决心自主地研制保障信息安全的产品,掌握这方面的技术,才能为信息化提供安全保障。
四、我国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应用及实施策略
按照我国的国情,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5个领域。一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包括: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提供查询;面向社会的各类信访、建议、反馈以及数据收集和统计系统;面向社会的各类项目申报、申请;相关文件、法规的发布、查询;各类公共服务性业务的信息发布和实施,如工商管理、税务管理、保险管理、城建管理等。二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应用。包括:各级政府间的公文信息审核、传递系统;各级政府间的多媒体信息应用平台,如视频会议、多媒体数据交换等;同级政府间的公文传递、信息交换。三是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系统。包括:政府内部的公文流转、审核、处理系统;政府内部的各类专项业务管理系统,如日程安排、会议管理、机关事务管理等;政府内部面向不同管理层的统计、分析系统。四是涉及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核心数据的应用系统。包括:机要、秘密文件及相关管理系统;领导事务管理系统,如日程安排、个人信息;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分析、决策处理系统;涉及国家重大事务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五是政府电子化采购,即政府电子商务的运用。要实现上述目标,在推动政府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创造电子政务的体制条件,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一,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定位政府的角色,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政府职能的合理配置,是政府实行有效管理的前提,也是政府行使各种权力的基本依据。现代政府在配置职能时,首先要考虑政府的基本职责,以及与此密切相联系的部门的科学设置与权限的合理划分。在指导思想方面,关键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树立“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职能意识。二是在行政体系内部,要合理界定和划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管理与服务的有效性。三是在重新界定政府职能中,要高度重视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能够由市场解决的问题,要尽量用市场方式进行解决,政府要避免不必要的干预。
在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时,要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要承担起由企业改制中分离出来的社会职能,而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等完全地交给企业,使政府与企业职能错位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政府要有计划地从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在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时,主要是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将政府的一些职能交给中介机构,并实现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
第二,按照发展电子政务的要求,整合行政组织,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首先,政府机构设置,必须以政府职能的科学配置为基础。其次,要建立政府规模控制的有效约束机制。再次,行政组织的整合,还要充分考虑电子化政府所带来的新问题。
第三,对现有的行政流程进行改造,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简便、透明和高效”。行政流程的科学、合理,是政府提供有效管理与服务的程序保证。一是要建立统一的政府部门工作规范。二是对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三是制定有关政务公开的具体实施办法,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四是要认真清理收费项目,改革收费管理制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