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退休人员,失去工作后生活有困难,该怎么办?”近日,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的村民叶先生通过“民生大莞家”平台反映自己的困境后,求助信息从平台系统自动分流到道滘镇社会事务局,随后送达相关社区的“微心愿”工作队成员跟进解决。
“民生大莞家”是东莞“政务数据大脑”创新运用、打造“响应型政府”的一个案例。去年以来,东莞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通过政务数据的汇聚、治理与共享,推动解决各部门政务信息化建设长期存在的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问题,并赋能各部门形成百花齐放的创新应用。东莞市已启动42个全市信息化重点基础建设和重大民生服务项目的前期工作,总投资约13.6亿元。
目前,东莞“政务数据大脑”共汇集政务数据资源目录6345个,政务数据总量55亿条,并将于今年内突破100亿条,在精准服务民生改善与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让数据代替群众“跑腿”
2019年8月,东莞开始实施“数字政府”建设,由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筹牵头,打造“云数网一”于一体的政府“数字底座”。目前,东莞“政务数据大脑”项目已完成“一湖四平台”(即数据湖、大数据基础平台、大数据汇聚平台、大数据治理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数据分析应用、数据标准等内容的建设工作。
依托“政务数据大脑”,东莞打通了民政、人社、教育等领域的民生服务事项,建成了覆盖东莞市基层社区民生工作的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陆续实施“民生大莞家”、义务教育阶段统一招生平台、社会医疗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等项目。近日,东莞公布了2020年东莞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就是其中一项内容。市民只需登录“莞家政务”微信公众号或者拨打12345热线,就可一键反馈自己身边亟待解决的急难事。
数据背后,政府职能也在积极转变。比如“民生大莞家”项目,除属地社会事务局专职人员和各村民政干部组建“微心愿”工作队,对群众直接组织帮扶、给予资金资助外,还创新性地开放了社会认领途径,整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各方力量提供服务。
东莞还依托“政务数据大脑”汇聚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等基础库大数据,减少群众办事材料提交数量和跑腿次数。目前,东莞已推广运用电子证照185种,签发2360万张,位居全省前列。“让数据代替群众‘跑腿’,东莞企业和市民在办事时需要提交的办事证明材料将越来越少,在线办、零跑动逐渐成为办事的常态。”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李志军说。
“数字力量”力撑“双胜利”
今年以来,“政务数据大脑”在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东莞疫情防控数据管理平台已经汇集数据超过2亿条,实现了“粤康码”和“莞e申报”通行码二码合一,全面覆盖企业复工复产的人员流动、场所安排以及业务办理等多个场景。截至6月5日,东莞使用“粤商通”App进行企业员工健康申报企业数居全省第一。
“政务数据大脑”发挥数据中枢作用,汇聚共享东莞全市的用水用电用气、出租屋和“莞e申报”“粤康码”等数据。此外,东莞还陆续上线了“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专题”“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栏”“六稳六保企业专区”……企业通过手机可一键式分类反映用工、土地、厂房租金、融资贷款、订单销路等数十类需求。
由于复工复产、项目建设需求,东莞市莞和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急需办理房地一体抵押业务。收到反馈后,东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市民服务中心专窗安排专人解释指导,从受理到取证各环节全程跟进、当场办结。“政府动员了各方资源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非常有效率。”为企业代办业务的吴女士说。
疫情期间,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东莞市不动产中心,通过抵押业务向市场注入781亿流动资金,为一大批中小企业、个体户解决了燃眉之急。
李志军介绍,接下来,东莞还将通过“政务数据大脑”汇聚、分析多部门经济数据,更好地反映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变化,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微观上,将基于企业“360度画像”,提供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惠企政策和服务。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