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延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把发展网信事业作为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重要引擎和必要支撑,坚持政治统领为根本、顶层设计为牵引、统筹协调为方法、体系完备为支撑、务实求效为导向,大力推进“网络强市、数字延安、智慧圣地”建设,努力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延安发展的“最大增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引言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保障网络安全、掌握核心技术、清朗网络空间、发展大数据和数字经济、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全面部署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全国网信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背景情况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延安主动把握、深度融入互联网发展大势,各项工作走在陕西省前列。2015年成立延安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增设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及市12345智慧政务服务(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018年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网络强市、数字延安、智慧圣地”建设目标,2019年成立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把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市信用管理办公室)列为市委工作部门。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延安网信工作“一盘棋”体系趋于完备,“一揽子”机制建立完善、一系列发展措施落地见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网上舆论支持、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和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截至2020年7月,延安市移动电话普及率120部/100人,4G移动用户223.6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6.1万户,城域网出口带宽1.7T/s,互联网企业120余家。
二、主要做法
(一)多措并举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必须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强烈政治担当,加强对互联网工作的领导,突出正面宣传,推进依法治网,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精心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传播工程,在重点新闻网站、移动客户端首页首屏首条常设“总书记在延安”“学用新思想”等专题专栏,让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理论、领袖形象、责任担当、为民情怀始终充盈网络。围绕弘扬延安精神,大力推动红色资源数字化,“圣地延安数字博物馆群”访问量超过5千万人次。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平安延安、文明城市创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点,举办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近百场(次),发布网络宣传稿件10万余篇,全面展现延安“学用新思想”的生动实践,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着力提升综合治网能力,设立网络举报中心,强化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处置、案件案例受理报送工作机制,规范网络管理和行政执法流程,开展网络舆论环境专项整治,始终保持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扎实推进网络阵地和内容建设,扶持新闻网站、网络媒体建设,构建“延安发布”政务传播矩阵,成立延安互联网协会、新媒体联合会,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催生优秀网络作品创作,让延安好声音在网上传得更广更深。
(二)全面夯实互联网发展基础。延安始终坚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一体协调推进,层层夯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网络安全事件预警发布机制,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提升,实行市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实名上网,完成全省唯一的“政务云”网络安全提升工程试点建设,坚持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攻防演练,网络安全保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按照“大集约、大联网、大融合”理念,建成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网、数据资源池和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把电子政务网络从“条块分割”转变为“互联互通”,信息化基础设施从“自建自用”转变为“统建共用”,数据资源从“分散割裂”转变为“融合共享”。大力推动政务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层级共享交换,建成全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等“一库三平台”(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应用支撑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目前已汇聚归集2.4亿条动静态数据资源,为网络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着力用信息化手段为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赋能增效。延安大力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首批“无线陕西”试点示范市建设,全市行政村实现光纤、4G全覆盖,启动5G商用部署。建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跨部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使全市网办事项率达到92%,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成12345智慧政务服务(社情民意调查、网上群众工作)平台,整合全市38条政务热线和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块等多个群众诉求渠道,三年累计解决群众诉求37万件,实施社情民意调查访问18万人次,实现群众诉求“一号受理”。扫码乘车智慧交通应用在市区公交线路实现全覆盖,网上预约、在线诊查等就诊全流程智慧医疗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全市社保医疗一体化服务平台应用推广,移动支付、指尖服务在城市各类服务场景广泛应用,重点领域公共服务实现“一码通用”。依托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平台,建立城市三维实景运行图,融合数字城管、智慧安防、智慧旅游、智慧交通、城市运行等业务系统,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四)积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延安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发挥“两个明显优势”、破解“一个明显制约”的突破口,出台《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规范性、制度性、指导性文件,从要素保障、财税奖补、挂牌上市、基金产业和商事服务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着力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务实推进与华为、腾讯、百度等知名网信企业合作,常态化举办华为生态电商文旅企业走进延安系列活动,“北航贝塔”“腾讯众创空间”等孵化体系稳步壮大,国创科视、正威集团、中大基因、朗新科技等众多新经济企业落地延安。宝塔区、新区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及洛川苹果大数据产业园、高新区智慧制造等建设稳步推进。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为延安农特产品插上互联网“翅膀”,2019年全市网络交易额达83亿元,增长33%,2020年截至10月份,全市网络交易额达72.68亿元,同比增长15.62%。首届数字陕西建设高峰论坛、首届延安电子竞技大赛、《王者荣耀》全国大赛西北大区决赛成功举办,发展数字经济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数字延安建设活力进一步迸发。
(五)有力有序推进“信用延安”建设。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助力“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持续加强信用大数据深度融合与共享开放,建成全市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截至2020年10月,累计归集信用信息1662万条。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已发布9批信用“红名单”和7批失信“黑名单”,并依法实施信用联合奖惩。推行政府机构政务诚信公开承诺,开展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缴等重点失信领域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大力发展信用产品应用和服务创新,建成全省首个信用驿站和“信易批”试点街区等应用场景,成立首个“反炒信”联盟,下达优先奖补、减免资金424万元。成功举办首届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常态化开展“信用延安 共享文明”宣传,学信、知信、用信、守信良好氛围日益浓厚。2018年,延安成为“首批国家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城市”,是西北五省唯一获得“全国守信激励创新奖”的城市。
三、经验启示
(一)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发展网信事业的核心。延安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贯穿到网信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把网信工作摆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来推进。在深化机构改革中,把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加强网信领导机构,强化职责,统筹协调推进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头强化互联网思维,高位推动网信各方面工作,市委网信委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和各县区各尽其责、密切协作,“网络强市、数字延安、智慧圣地”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快速推进。同时,把网信工作体系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的意见》《延安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等20多项制度,为网信工作高效、规范、有序运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合理的规划部署是发展网信事业的关键。网信事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系统性重大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延安依托国家级专业机构和有关院士、专家,多次开展网信各领域工作调查研究,立足延安当前实际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了网络强市延安行动方案、新型智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等,科学设定全市网信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步骤路径、具体措施,为开创网信事业发展新局面擘画了蓝图。
(三)强烈的需求导向和鲜明的问题导向是发展网信事业的要义。延安网信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烦心的问题和最期盼、最实际的需求出发,紧盯交通、医疗、教育、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短板弱项,采取小切口、深切入、见效快的信息化手段,着力推动流程变革、服务变革、效率变革,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执着的实干精神是发展网信事业的保证。创新是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基因,日新月异是信息化技术和产品的真实写照。延安在抢抓信息化发展机遇的过程中,按照开拓创新、与时偕行的理念,保持与时代同向同步同轨,既不贪大求全、照搬照抄,也不搞标新立异、花拳绣腿的面子工程,面对机遇与挑战,正视优势与短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网信工作步入快车道。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