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着力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全市数字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日召开的重庆市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大会提出,面向未来,重庆发展数字经济,要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和优势条件,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倾力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引领全市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盘点成效 有九件大事尤为突出
2018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共有407位国内外企业高层,以及来自30个国家(地区)的202名国外专业嘉宾参会,参展企业537家,展览面积18.6万平方米,规模在全国同类型展会中位居前列,签约项目501个,投资金额6120亿元;
2019年8月,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28个国家(地区)的843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21万平方米,签约项目530个,投资金额8169亿元;
2018年3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印发《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
2019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5250亿元,同比增长15.9%,数字经济企业达15000余家,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发展指数排名全国前十;
2020年1季度,全市数字经济逆势增长,实现增加值1157.3亿元,同比增长0.3%,高于GDP增速6.8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总量23.2%;
加快建设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截至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467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17.7%;
提档升级仙桃数据谷,截至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近168亿元,累计入驻企业203家;
揭牌建设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截至2019年,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规模730亿元,年均增长11.3%;
精心打造两江新区礼嘉智慧体验园,2019年8月正式开园,集中打造了4个场馆、25个场景和50个体验项目;
启动建设两江协同创新区,截至2019年,签约落地高校科研院所20余个,建成创新平台30余个,导入科研人员800余人;
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截至2019年,核心区数字经济规模达2158亿元,集聚重庆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69个;
2020年4月,年度首轮新基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总投资815亿元。目前累计策划储备重大项目368个,总投资3926亿元;
2018年以来,累计实施1483个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建设智能工厂39个、数字化车间177个,打造长安汽车等10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截至2020年5月,全市已建5G基站3.2万个。数字重庆云平台建设加快,初步构建起以5家云服务商为支撑、134项云服务清单为内容的政务云服务体系;
截至2020年5月,SK海力士封测二期、蚂蚁金服、腾讯西南总部、腾讯数据中心、紫光工业互联网区域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投产,新增产能约2300亿元,其中2019年新增税收超100亿元。阿里、腾讯、京东本地累计纳税127亿元。
1、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向两届智博会致贺信
2018年8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希望与会代表深化交流合作,智汇八方、博采众长,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韩正副总理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并致辞,宣布智博会永久落户重庆。
2019年8月,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强调“中国高度重视智能产业发展,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创智能时代,共享智能成果”。刘鹤副总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目前,智博会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行业引领性、品牌美誉度的智能技术和智能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2、作出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战略部署
2017年10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谋划实施“三大攻坚战”和“八项行动计划”,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列为八项行动计划之首。
在顶层设计方面,要求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抓手;对推动构建以“芯屏器核网”为重点产业链的“智造重镇”、以“云联数算用”为要素集群的“智慧名城”进行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在加强组织实施方面,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成立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发展领导小组,组建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加强全市大数据智能化领域管理。
在加强政策支持方面,从智能产业发展、智能改造升级、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完善政策支持,推动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渐入佳境。
3、推进一批数字经济领域改革发展先行试点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数字经济发展改革试点。
一是获批建设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数字经济要素流通机制、新型生产关系、要素资源配置、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等方面探索和尝试。
二是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开展智慧旅游、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生态保护应用示范,打造具有山城特色场景的智慧城市。
三是成功入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建设城市,顺利运行并服务陕西、宁夏、贵阳等地,标识解析量100余万次。
四是成功入围国家首批5G规模组网和应用示范城市,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
4、打造一批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平台
为聚集创新资源、优化空间布局,重庆市委市政府部署推进一批重大平台建设,初步形成特色各异、功能互补、齐头并进的数字经济平台发展格局。
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数字基础型、数字应用型和数字服务型三大类产业;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围绕建成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谷的总体目标,瞄准智能硬件产业打造产业集群;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形成5G、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集群;两江新区礼嘉智慧体验园重点打造集时间、空间、层次于一体的生活场景体验平台;两江协同创新区注重产城景融合,彰显“生态+科技”内涵,打造人文、智慧、科技融为一体的高端人才聚集地。
此外,重庆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头戏,正逐步成为重庆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
5、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把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期稳增长、长远促发展的有力举措。
一是推进5G组网建设和融合应用,实现5G连片规模组网,截至今年5月累计建成5G基站3.2万个。
二是推进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建设,已建成规模位于西部前列的数据中心。
三是建成投用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作为全国首条、针对单一国家、点对点的国际数据专用通道,其具备“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特点。
四是策划建设中新互联互通超算中心,推动数字经济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6、集中力量打造“智造重镇”
重庆市委市政府一手抓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补链成群,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突出抓好智能制造方面,积极引导重点企业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建设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在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方面,着力提升工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水平。
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方面,近三年来,全市“芯屏器核网”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智能产业“血肉”更丰满、“骨骼”更强壮、势头更强劲。
7、高水平建设“智慧名城”
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让广大群众共建共享智慧生活。全面推行实施“云长制”,首批在政法、组工、城乡建设、交通、农业、对外开放6个系统设“系统云长”,各区县政府、重庆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各单位“云长”。加快构建“云联数算用”全要素集群,在“云”“联”“数”“算”“用”方面,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整合上云水平居全国领先。率先发展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不断拓展数字经济新领域。
8、深化与大数据智能化领军企业战略合作
近年来,重庆市持续加大大数据智能化领域招商引资力度,重庆日益成为大数据智能化创新高地,数字经济企业争相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深入开展精准招商,全方位收集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知名国企、央企等客商资料及投资信息,精准有效地开展招商引资。
密集签署合作协议,2017年7月以来,充分利用智博会、西洽会等平台,通过线上签约、集中签约等方式,全市招商累计签约项目3158个、合同引资31695亿元。
持续推进项目落地,截至今年5月,SK海力士封测二期、蚂蚁金服、腾讯西南总部、腾讯数据中心、紫光工业互联网区域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投产,新增产能约2300亿元。
9、培育大数据智能化专业人才队伍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智能化人才队伍建设,成立大数据智能化人才领导小组,统筹抓好智能人才与技能人才,推动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重庆已经成为大数据智能化人才洼地,成为大数据智能化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园。
一是优化“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环境,出台《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二是提高人才培养引进的精准性实效性,建设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30个人工智能+学科群,每年投入3000万元支持学科群建设。
三是强化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三年来累计引进各类新型研发机构83家。
(责任编辑:安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