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党委书记 吴世忠
简介:要实现“网络强国”的新目标和新愿景,就必须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掌控力为核心,推进网络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网络空间的发展变化及其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影响,作出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英明论断,并在不同场合提出了国家网络空间治理的目标与原则,发出了“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号召。我们应准确把握网络空间的战略意义,充分认识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现实差距,切实抓住网络空间发展的难得机遇,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一分规划、九分落实”的执行力,迅速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的掌控力,大力推进网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经略网络空间,打造新的战略机遇期
(一)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交织互动,为人类社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网络打破地域疆界,改变社会经济形态和传统生产方式,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社交、文化娱乐、信息消费,“无所不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一网打尽”。同时,网络又不断挑战人类社会对信息技术、网络社会和信息化的认知极限。大到国际秩序和公认准则、中到国家管理和社会关系,小到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一次次面临颠覆和重构。网络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网络空间既是一个虚拟的存在,亦是一个继海、陆、空、天之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新空间。成为各个大国争夺的新边疆,各种力量博弈较量的新战场。
(二)网络空间蕴含巨大发展红利,为中国提供新的战略机遇。中国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利用互联网20年,已成功地将网络发展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和正能量,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中国信息化建设成就斐然、世界瞩目。中国凭借独特的理论优势、道路优势和制度优势以及信息化进程的后发优势,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而言,网络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活力,蕴含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丰厚能量。可以说,网络空间为维护、延长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赢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又为中国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创造了历史条件。
(三)用心经略网络空间,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将网络视为联系群众的新纽带,维护社会稳定的新阵地,实现中国梦的新机遇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新边疆。赋予网络“牵一网而动全局”的新的历史意义。要开启中国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新历程,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就必须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胆识和更新的智慧,精心经略网络空间,就是要牢牢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和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大格局,聚焦国家总体安全,全面可持续提升网络空间蕴含的生产力、文化力、国防力,推动实现国家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提高忧患意识,确保当前的网络信息安全
(一)要清醒认识“大而不强”的基本现状。中国以最大的网民数量、最大的网站数量、最大的手机用户数量和最快的发展速度成为信息化大国。网络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平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稳定的重要动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但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且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大而思强、乐不忘忧是我们前进路上必须牢记的信条。审视我国网络和信息化发展的进程,潜在的脆弱性和安全隐患,时时在敲响“大而不强”的警钟。发展的历史阶段和基本国情使我们在信息安全上面临着特殊的“难处”、“苦处”和“痛处”。“难处”在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运行与稳定,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依赖越来越大,复杂到传统管理方式远远不能适应,敏感到一个漏洞和一线风险都能引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严重后果。“苦处”在于,信息技术、核心设备受制于人,信息化建设的“砖头瓦片”大量来自国外,不能自主,难以自控。“温水煮青蛙”的形势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痛处”在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的特殊阶段,安全挑战与发展风险巨大。安全形势多元复杂,各种矛盾风险叠加,都在网络上反应出来。而在管理上,缺乏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九龙治水”的管理体制常常导致监管的错位、越位和缺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治理能力,抵消了体制优势。以上基本现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性质和特点。
(二)应牢牢抓住内容安全与技术安全两大重点。我们当前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既有全球共性问题,如:系统漏洞、网络窃密、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更有意识形态渗透、社会文化冲击和技术受制受控等特殊具体问题。在网络颠覆与技术控制并存、网络博弈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抓好内容安全和技术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事关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在意识形态和网络内容领域,我们长期面临一场看不见又极端尖锐的斗争。近年来,网络舆情持续高发、网络群体性事件接连不断、网络乱象势头猛增,网上多元思潮交锋对抗,网络成为滋生传播负能量的集散地。同时,反动势力利用网络煽动闹事,宣扬极端恐怖主义。“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信息技术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来不得半点马虎。我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网络系统,自身漏洞风险和安全隐患重重,又身处在国际网络攻击对抗的风口浪尖。目前,大量在用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路由器、交换机等核心产品依赖进口,短期内仍难根本改变。电子政务系统、金融系统、能源供应和大量工业控制系统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安全隐患和技术风险,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亟待加固和升级。
(三)要着力构建三大核心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需要强有力的实力支撑。一是防御保障能力。即要确保国家重要的网络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方方面面齐心协力,通过技术与管理手段,不断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筑坚固的网络长城。二是预警感知能力。即要预知、预防、预止网络上的各种风险,防止误解、误判、误导,及时、全面掌握网络空间威胁和隐患,做到安全“胸中有数、心中有底”。这需要有专门的国家力量。三是反制打击能力。在网络霸权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为防止军事讹诈,必须要有网络反制能力。但网络空间的威慑能力宜少而精。一手构筑“防火墙”,一手打造“杀手锏”,是网络强国的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安博涛)